top of page

BITUMEN滲透等級

滲透等級系統是在1900年代初期開發的,用於表徵半固態瀝青的稠度。滲透等級可量化以下瀝青混凝土的特性:

滲透級瀝青是使用滲透性分類的瀝青。滲透分級的基本假設是,瀝青的粘度越小,針刺越深。瀝青生產單元中真空底部塔底氧化過程中產生的瀝青(瀝青生產原料來自真空煉油廠的蒸餾塔殘渣),其滲透點(表明瀝青硬度的測試種類)特定組中的瀝青分為不同等級。

滲透級瀝青通常用於道路路面和某些工業應用。附加處理可產生其他等級的瀝青產品及其應用。滲透分級的主要優缺點列舉如下

優勢

  • 該測試是在25°C(77°F)的溫度下完成的,該溫度與典型的路面平均溫度相當接近。

  • 與在60°C(140°F)下進行的粘度測試相比,與低溫瀝青粘合劑性能的相關性也更好。

  • 溫度敏感性(瀝青粘合劑流變學隨溫度的變化)可以通過在25°C(77°F)以外的溫度下進行測試來確定。

  • 該測試既快速又便宜。因此,它可以很容易地在現場使用。

缺點

  • 該測試是經驗性的,不會測量任何基本工程參數,例如粘度。

  • 在測試過程中,剪切速率可變且較高。由於瀝青粘合劑通常在25°C(77°F)下表現為非牛頓流體,因此會影響測試結果。

  • 溫度敏感性(瀝青粘合劑流變學隨溫度的變化)無法通過在25°C(77°F)下進行的單個測試來確定。

  • 該測試未提供確定混合和壓實溫度的信息。

滲透等級列出為一系列滲透單位(一個滲透單位= 0.1毫米),例如120 – 150。

下表列出了(AASHTO M 20和ASTM D 946)和(BS EN 12591)中指定的滲透等級:

滲透級瀝青規範(AASHTO M 20和ASTM D 946)

Table1.webp
bottom of page